分析:美国大选及其对经贸和投资的潜在影响

发布日期:2020-11-05 09:23:39来源:上海市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作者:
相比共和党,民主党更希望缓和外部局势,将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其更关注基础设施等国内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一直是他们政策纲领的重中之重,例如气候变化、医疗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等。

背景


当地时间11月3日,美国大选选举日投票开始,全美绝大多数投票站都在3日早晨开放,并将持续开放至晚间。当天,美国现任总统、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表示,对赢得选举充满信心。当日,拜登再次前往重要的摇摆州宾夕法尼亚州,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拜登还在采访中称,对选举“充满希望”,尤其是对于关键州的选民。同日,特朗普在访谈中也表示,他“有很大的机会获胜”。他还称,只有他在真正胜出时,他才会宣布胜选。特朗普竞选团队表示,预计特朗普3日晚将在白宫东翼,同家人及高级助手等待选举结果的揭晓。

点评1

美国大选形势

1

总论

新冠疫情继续肆虐美国,其受影响的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大多数发达国家。这对现总统特朗普的连任产生负面影响。由于老年人群、无党派人士和部分地区民众对政府不作为感到不满,特朗普的支持率也持续走低。即便股市价格屡破新高,对于1500万失业的美国人来说仍然无济于事。美国高调的政治和外交政策没有过多分散选民对死亡人数不断攀升的关注。新冠疫情为今年的美国大选带来更大变数,也将对全球经贸和投资产生深远的影响。

2

影响1:疫情的蔓延

疫情的蔓延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尤其显著。几个月来,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在全国范围内乃至关键的摇摆州都稳步领先,而特朗普的支持率已经跌落至历史最低水平。自柯立芝(CalvinCoolidge)以来,没有哪位美国总统在经历了经济衰退之后能够再次当选。从某些衡量标准来看,疫情导致的衰退几乎是自192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基于以上原因,拜登的选前民调支持率领先也不足为奇。

3

影响2:美国选举制度

美国选举制度下关键州选票对最终大选结果至关重要。美国大选规则在各州层面可称为“赢家通吃”原则,第一轮谁在该州获得了更多选票,即使优势只有1票,则第二轮选举团投票中该州所占票额都投给该候选人,最终获得538张选举团选票中多数票者胜出。因此,尽管支持率受到疫情蔓延的冲击,但特朗普仍可利用在关键州以微弱优势获胜的“选举团”战略。2016年,特朗普在三个州的近1.29亿张选票中以不到8万张的票数优势获胜。例如在密歇根州,特朗普在每个选区的平均优势仅仅只有两票。可见,特朗普不需要在所有地方获胜,只需要在决定选举结果的州(和选区)获胜即可。


表1 美国大选的关键时间节点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4

邮寄投票

疫情下邮寄投票比例激增增加大选结果的不确定性。疫情则改变了投票模式,导致现场投票率减少,而邮寄投票的比例激增。在2016年大选和2018年中期选举中,约有40%的美国选民使用邮寄投票,这一数字今年可能会翻一番。这将带来两点风险:一是大选结果无法及时公布;二是大选可能产生争议性结果,甚至引发诉诸法律的风险。除非出现压倒性的结果,否则投票模式的变化很可能对选举结果产生决定性作用。可能造成选举结果遭到质疑,并引发重新计票、诉诸法院等问题,不确定性大增。


图1 11月2日的民调结果显示拜登仍然领先

从往届大选情形来看,尽管12月8日才会宣布最终选票统计结果,但候选人一般会根据大选日当天的实时统计结果,提前宣布自己胜出。由此看来,当地时间3日晚间,特朗普和拜登中任一方都有可能宣布自己提前胜出,而在疫情下美国政治分裂格局加剧造成大选竞争空前激烈,以及邮寄比例激增的投票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另一方也较大可能将对此提出质疑,并坚称自己获得胜利。这种局面可能将延续至选票结果最终正式公布。期间,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支持者可能发起游行,社会安全局势值得关注。

点评2

对美国投资及商业环境的影响

1

情景1:贸易政策趋向保守

保护主义政策以及商业法规的潜在变化是未来美国投资环境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疫情使得下一届政府把重点放在国内。疫情爆发造成了严重的增长放缓、企业破产以及失业等经济和社会问题,两党如何应对这场疫情造成的历史性财政赤字和经济衰退,将成为其是否能够维持执政基础的关键。疫情造成的供应链中断一度引发美国国内的恐慌,共和党和民主党都希望在未来潜在突发性事件再次爆发之前,实现医疗等产业的供应链本土化。双方都宣称将采取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包括限制外国在关键领域的投资。而且,同共和党人一样,民主党人也普遍支持企业将制造业迁回美国。

2

情景2:反垄断商业法规得到调整

可能的政府更迭或将带来美国部分商业法规的调整。若拜登胜选,将采取行动重新调整商业法规,并加强特朗普政府大幅放松的执法力度。若民主党也能在国会获得更具优势的控制权,那么拜登政府在至少两年的时间里将拥有相当大的自由来推进有关企业税收、医疗政策、环境监管、最低工资以及重点科技行业反垄断等法规的调整,投资者需关注监管方面的法规变动。

3

情景3:开拓全新机遇

拜登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投资计划可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相比共和党,民主党更希望缓和外部局势,将重点放在国内建设上。其更关注基础设施等国内建设项目,这些项目一直是他们政策纲领的重中之重,例如气候变化、医疗卫生、教育和基础设施等。拜登提出的1.3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周计划或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一种方式,也同时蕴藏着投资机遇。此外,拜登和民主党的“绿色复苏”计划将带来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机会,同时有利于建筑、工程、房地产等行业。这些投资和建设诉求可能带来中美关系的缓和,投资者可关注相关投资机遇。


表3 特朗普与拜登在国内政策主张方面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点评3

对美国外交和贸易政策的潜在影响

1

情形1:特朗普连任

特朗普若连任将维持其“大国竞争”的外交与贸易政策方针,现有对华措施或将延续。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获得连任,当前更为单边、孤立的外交政策将继续实施下去。“美国优先”的“大国竞争”战略将进一步破坏国际机构及其可预测的规则、标准和机制架构。美国将继续利用其在金融、贸易、外交、情报共享或军事力量方面的优势在国际关系中获利,发动一系列破坏稳定的贸易摩擦,放弃国际机构提供的多边外交环境,转而通过强有力的金融制裁和出口控制来实施单边胁迫。在此背景下,对华政策或将延续强硬路线。制裁、出口管制、贸易限制和其他政策举措出现大幅扭转的可能性较低。

2

情形2:拜登连任

拜登若当选预计将推行更常规的美国外交政策,注重通过修复盟友和伙伴关系来与中国竞争。为了使外交政策更具竞争力,拜登总体上将寻求恢复美国传统的同盟关系,重新参与到更广泛的多边机构中。或将寻求在诸如制裁、贸易控制和区域外交等问题上进行更大范围的协调与合作,可能会缓解美国外交关系中围绕移民、气候变化、伊朗和贸易等领域的争端。在贸易领域,民主党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的破坏性贸易政策不但毫无效果,而且适得其反——以关税威胁、索要赔偿等方式疏远了传统盟友——尤其是欧洲、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拜登竞选团队表示,他们将与亚太地区(如印度、澳大利亚和日本)以及全球(尤其是欧洲)的主要贸易伙伴一道,制定一套有关贸易、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共同政策。在对华政策方面,对华态度是否强硬仿佛已成为美国政治博弈的关键性因素,拜登也不例外,同样表示出将对中国继续采取相对强硬立场。但将更注重拉拢盟友来与中国竞争,并将竞争重点由关税层面转向知识产权、环境问题等方面。


表2 特朗普与拜登在对外政策主张方面的比较

资料来源:中债资信整理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