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创新主体正加速AI专利布局

发布日期:2022-08-17 16:02:41来源:中国贸易报作者:穆青风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于日前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于日前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在软件框架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7000余项,年均增长率达30%,呈现出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中,百度、浪潮、国家电网、阿里等创新主体拥有较多的专利成果,百度专利申请数量约400项,位居首位,浪潮布局百余项专利,其余创新主体也围绕软件框架积极布局,并行或分布式训练策略、内存或算力优化技术等成为创新主体布局的重点。

在智能文档领域,从高价值专利分布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公开专利3343余项,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和金山公司位居前列,但智能文档领域当前仍处于颠覆发展时期,大模型技术的迭代发展将是其深入创新的持续驱动力。

智慧工业领域是新一代AI技术应用的主战场。目前,新一代AI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尚在探索初期,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慧工业公开专利数量为14485项,多集中布局于跨模态、预测模型、检测模型等技术方向,在应用创新方面主要布局于智能制造、协调优化调度、缺陷检测方法、产能预测方法等应用场景。

智慧金融领域是新一代AI最先落地的重要场景。截至2023年底,中国智慧金融领域专利33301项,百度、腾讯等TOP10创新主体有效专利占比不到五成,说明该领域正处于众多创新主体纷纷入场、创新活跃的发展态势。

报告认为,软件框架作为连接芯片和大模型的桥梁,能够充分调动芯片架构的运算潜力,支撑大模型的构建、训练、推理及部署,是支撑新一代AI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下一步,要着重在政策配套、规则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新一代AI基础芯片、软件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化科研资源配置效益,高质量铺就支撑未来智能时代建设发展的AI算力基础。

着眼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报告认为,应抓住科技与产业变革宝贵机遇,加快自主创新赋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一代AI技术作为“基础设施”的属性逐步完备,基础层、模型层创新渐趋成熟。建议结合知识产权强国战略,进一步完善全流程、嵌入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畅通专利许可转让、价值评估、质押融资等产业化服务供需渠道,推动AI专利转化运用,持续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强后盾,助力新一代AI技术创新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