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粗放运营管理影响会展数实融合
在人工智能(AI)迅猛发展的当下,会展业的数实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传统会展模式与产业形态正不断被新思想和新技术颠覆。海尔创始人张瑞敏在伦敦Thinkers50大会上的发言,为会展业发展带来深刻启示:“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这不仅是对海尔智慧家庭战略的精准总结,更为会展与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
张瑞敏认为,未来产品仅靠自身难以创造价值,需连接成场景,因此产品会被场景替代。同时,各行业也需相互连接,行业将被生态覆盖,创造价值的是生态而非单个行业或龙头企业。这启示会展业,行业并非孤立个体,而是由相互协作、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构成。
如今,传统单一展览展示模式逐渐式微。随着消费者需求维度不断拓展,他们不再满足于购买孤立物品,而是渴望产品融入特定场景,获得沉浸式、个性化体验。与此同时,原本清晰分明的产业界限也在逐渐模糊,相互关联、协同发展的生态系统成为主导未来的关键力量。那么,如何通过数实融合打破线上线下壁垒,重构会展新场景,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呢?笔者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先来看数实融合面临的现状与挑战。当下,数字技术、社交平台与展会实际场景的结合已成为会展行业的标配。然而,看似结合紧密的三者,在深度融合上却存在诸多障碍。线下参与者的行为数据难以顺畅反馈到线上,致使线上线下数据无法统一,这严重影响了会展行业的整体效能。同时,传统会展运营模式依旧占据主导地位,数字化工具使用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实融合的进程。由此可见,如何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提升数据流通效率,成为会展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了数实融合面临的基础问题,再来正视会展内容营销的局限性。在营销推广方面,会展主办方已经广泛利用官网、视频号、公众号、小程序等平台,通过精心策划的内容吸引潜在受众。比如,凭借富有吸引力的文案、独特的海报设计和全面的视频展示,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即便如此,单纯依赖内容营销,还是不足以实现展会的预期目标。更好地推动数实融合,数据驱动的线下会展场景尤为重要。
提到数据驱动线下会展场景,不得不说,数据是推动会展行业数实融合的核心要素。主办方可以通过提供类似“展商助手”的小程序工具,帮助参展企业实时统计并分析观众的多维度数据,如观众来源、展品收藏、所在区域等。这些数据能助力展商深入了解观众需求与偏好,优化营销策略,实现对潜在客户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细化的数据管理在国外展会中已广泛应用,但在国内,此类系统的使用率仍然较低,多数展会依旧采用传统粗放的运营模式,白白错失了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潜力。
既然数据驱动如此重要,那么在数实融合的过程中,小程序的作用就不容小觑。会展小程序本应成为数实融合的关键纽带,可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许多展会要么尚未配备小程序,要么小程序与会展业务管理体系脱节。展位动态调整、展商信息变更、论坛日程更新等关键数据没有实时同步,导致小程序信息滞后,进而影响了参展体验与工作效率。所以,小程序应更加注重展商接待人员与有效买家之间的预约见面功能。借助便捷的预约系统,买家能够提前与心仪的展商确定会面时间,展开深入交流,建立信任关系,推动交易达成。
除了小程序,展会现场的互动活动也是推动数实融合的重要环节。目前,大多数现场活动仅关注人气,却忽视了数字化场景的设计。实际上,设置智能互动体验区是个不错的办法,观众可以通过扫码签到将体验数据上传到线上平台,实现线下行为数据的线上留存。而且,观众还能通过线上小程序参与现场问答、抽奖等活动,实时生成参与数据,进一步增强用户与展会之间的黏性。与此同时,展会现场的新品发布、产品演示等内容,也可以通过直播传递给未到场的观众,扩大展会的影响力,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后续活动。
综上所述,会展行业的数实融合,不只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只有凝聚各方力量,协同共创,充分挖掘数字化技术的潜力,才能构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新会展商业生态,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可以说,数实融合不仅是会展行业的未来,更是其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