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接连“爆雷” 美联储“兜底”

发布日期:2023-03-14 09:43:07来源:欧洲时报网作者:
近一周来,美国三家银行相继倒闭,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2日联合发布应急计划,并称这两家银行的储户利益都将得到保障。

近期,由硅谷银行破产导致引发的恐慌情绪和传导效应一直在不断蔓延。就在12日,另一家面临流动性危机的银行签名银行也被纽约金融服务局接管。这是继Silvergate Bank和硅谷银行之后的第三大银行倒闭案。

美联储公布新融资计划

综合中新社、上海观察者网、上观新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近一周来,美国银行接连“爆雷”。先是加密货币银行Silvergate Capital宣布停止营业,并自愿清算其为加密货币行业提供服务的子公司Silvergate Bank。

随后,加利福尼亚州金融监管机构10日以流动性不足为由关闭硅谷银行,并指定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为接管方。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倒闭的最大银行,也是美国历史上破产的第二大零售银行。

此后不久,纽约州金融监管机构12日因“类似的系统性风险”关闭签名银行。美国媒体称,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事件。

形势紧迫,美国政府紧急出手。拜登在12日晚间发表声明说,他已指示财政部长和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与金融监管机构合作,确保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储户可以获得所有存款。他同时承诺,会让有关责任方承担相应的责任。拜登表示,他将致力于让那些应该对这场混乱负责的人承担全部责任,并继续努力加强对美国大型银行的监督和监管,以免再次陷入类似的困境。

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2日发表联合声明说,上述两家银行破产给储户带来的损失都将得到妥善处理,硅谷银行的储户从13日起便可支取所有资金。

同时,美联储公布了一项新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将为符合条件的储蓄机构提供贷款,以确保后者在硅谷银行破产背景下有能力满足储户需求。根据声明,美国财政部还将从外汇稳定基金中划拨250亿美元资金支持上述融资计划。

但有报道指出,美国政府出台的这些应急举措预计将在国会引发批评,被指试图救助富有的科技公司和投资者。在此背景下,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在避免金融风险扩散的同时,不会“纾困”。美国财政部官员也强调,应急行动不应被视为“救助”。相反,相关的银行股东将为此埋单,而不是纳税人。

此外,这场银行倒闭危机也引起美国政界的高度关注。CNN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领导人已经在当地时间12日晚间与财政部官员通电话。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舒默都对“经济系统性失败”的风险感到担忧。

尽管硅谷银行倒闭一度引发市场恐慌,但华尔街坚持认为,此次事件不太可能重演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席卷银行业的危机。

白宫行政管理和预算办公室主任莎兰达·杨宣称,经过改革的美国银行体系“更具弹性”,“它的基础比金融危机之前更好。”

硅谷银行或被私营企业并购或重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注意到,从硅谷银行8日“出事”,到地方监管机构10日介入,再到美国财政部等12日出手,美国官方此次反应较为迅速。“这是基于上一次华尔街金融风暴给他们带来的教训。”

舆论也注意到,美国政府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采取过类似行动,以便为金融体系提供支持。但陈凤英表示,鉴于硅谷银行已经倒闭,美国政府这一次并不是出于拯救该行的考量,这与15年前美国政府出手拯救花旗银行的情况有所不同。这也可以解释耶伦“不会纾困”的表态。

相反,陈凤英表示,美国政府此次出手兜底是出于保护储户、排除隐患、稳定市场预期的考量。在近一年来美联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美国股市一度下行。“如果不及时出手,这次危机可能导致股市崩盘,而这将波及华尔街,不再仅仅是硅谷的问题。”

尽管美国政府已经出手,但在陈凤英看来,仍需从辩证角度看待此次危机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方面,硅谷银行倒闭会对当地科创企业,甚至金融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至少在短期内会是如此。这是因为该行有一定规模。据悉,截至2022年底,硅谷银行总资产大约2090亿美元,总存款约1754亿美元,且该行被视为硅谷科创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签名银行同期的资产规模为1100亿美元。

其次,尽管美国政府已经介入,但化解危机的举措仍需一段时间来落实,投资者的心理和预期也需一段时间进行调整。陈凤英注意到,硅谷银行倒闭的影响已迅速波及英国。

但另一方面,硅谷银行倒闭对当地科创企业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总体可控,至少目前如此。

从微观角度来看,鉴于硅谷银行已无“造血功能”,陈凤英预计,美国官方不会出手拯救。接下来,硅谷银行或被私营企业并购或重组。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就表示,对收购硅谷银行持开放态度。陈凤英指出,在马斯克这类企业家的发家之路上,没有少与硅谷银行打交道,这类企业家也拥有收购资本。

此外,鉴于科创以及相关投资在美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美国科创之火不会就此熄灭。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场危机不至于演变为席卷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这是因为硅谷银行是全美第16大银行,规模相比大行仍有差距,而且硅谷毕竟不是华尔街。此外,另外几大银行的资产状况仍然良好。

同时,陈凤英指出,这场危机发生在美联储激进调整利率政策的背景下。近年来,受新冠疫情、乌克兰危机、通胀高企等因素影响,美联储的利率政策大幅波动。近一年来,美联储大幅加息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而硅谷银行押注于长期债券,导致了此次危机爆发。这也凸显出风险投资中风险的一面,以及利率调整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