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在技术迭代中提升全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25-05-12 10:28:18来源:国际商报作者:晏澜菲
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调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深刻变革,而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展现出强劲的逆周期韧性,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力量。

当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调整,国际经贸规则面临深刻变革,而中国生物科技行业展现出强劲的逆周期韧性,成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重要力量。中国在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体外诊断、AI制药等赛道在技术迭代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彰显了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创新上的突破。从“创新链”到“产业链”,中国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正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

的确,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领域创新研发实力正稳步增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生物医药行业转型升级持续加速,从药品仿制迈向源头创新,生物医药行业已成为驱动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

“中国生物科技行业持续迸发创新活力。在与更广泛产业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企业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延伸产业链附加值,并深度参与全球市场,不断把握发展机遇,赢得了国际认可。”毕马威中国客户与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认为,毕马威中国依托全球网络与专业能力,助力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从初创走向成熟、从区域走向国际,在推动跨界合作与生态体系建设中持续发挥桥梁与平台作用,携手共创中国生物创新的全球新格局。

多方协作共筑生物科技创新生态,近日,毕马威中国、海南国际医药创新联合基金会、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三方在北京、苏州、深圳三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形式举行了“毕马威中国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榜单发布暨颁奖典礼”,榜单中的企业覆盖生物制药、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医药外包、AI制药及中药科创等多个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组办方期望凭借联动产业集群优势与政策资源,实现跨区域资源深度协同,进一步助力生物科技领域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高地,为生物医药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记者细数本次榜单发现,生物制药与医疗器械类企业各占31%,并列榜首;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领域类企业紧随其后,占比26%;体外诊断类企业占比6%。AI制药、医药外包组织及中药科创等新兴领域企业亦崭露头角。这意味着,当前,在生物医药领域,随着多学科及技术交叉融合加速,AI、5G、大数据等技术与生物信息学、纳米技术等学科相互渗透,正在催生新的研究方向和治疗方法。数字化转型与AI赋能成效显著,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流通效率,还大幅缩短了新药的研发周期。

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殷建国直言,未来,苏州医药产业园(BioBAY)将继续携手毕马威及行业伙伴,通过搭建更优质的平台、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为企业链接更多行业资源,共同助力中国生物科技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的重要产业之一,丰富的技术人才、研发经验、产业配套等资源要素让苏州集聚了上千家生物医药企业。以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区,苏州市集聚近4200家生物医药企业,上市公司达35家,2024年产值近2400亿元,形成了涵盖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生物技术的特色产业集群。

2025年以来,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赛分科技在科创板上市,血霁生物、微光基因共斩获近亿元融资,启光德健也在1月签署了总金额超130亿美元的重大商务合作项目,这一系列利好消息无疑将增强产业园的吸引力,加速园区产业集聚的步伐。

目前,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国际化步伐加快,跨境交易日益频繁,全球化竞争力正在提升。未来,在政策、技术与生态的多重驱动下,中国生物科技企业有望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创新链,凭借不断积累的技术优势、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全球生物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