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展区亮相汉诺威工博会 中德经贸合作再添新引擎

发布日期:2023-04-22 06:30:03来源:欧洲时报德国版作者:关梦觉
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回暖,将为德国和欧洲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相信“德国制造”也有足够的竞争力,在欧洲对华经贸合作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

4月17日,被誉为“世界工业贸易晴雨表”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再度拉开序幕,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承办的“投资中国”展区也第6次在工博会上隆重亮相。本年“投资中国”展区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家级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德智能制造投资促进工作组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承办。

经济复苏势起,中德两国经贸往来吸引多方关注。在工博会开幕当日,“投资中国年-德国站”启动仪式、“中国机会”2023中德智能制造论坛、中德智能制造投资促进工作组全体会议3场重磅活动亮相,为中德经贸合作注入积极力量。

当日上午9点,“投资中国年-德国站”启动仪式率先开幕,山西省副省长汤志平、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翟谦、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唐颂、德国联邦经济与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舒曼等嘉宾到场。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主持启动仪式。

翟谦在致辞中指出,“投资中国”展区为促进中德制造业合作发挥了平台作用,也彰显了双边贸易投资的蓬勃活力。中国连续7年保持德国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德国企业的吸引力经久不衰。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回暖,将为德国和欧洲企业带来更多机遇,相信“德国制造”也有足够的竞争力,在欧洲对华经贸合作中继续保持优势地位。两国应携手合作、凝聚共识,推动更多德国企业走进中国、投资中国,乘兴而来,满载而回。

唐颂在现场分享了投资中国的相关信息。他表示,中国始终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坚持不懈营造良好外商投资环境、并一如既往欢迎德国企业来华投资。“投资中国年”系列活动将集中展示中国各地、各行业特点,帮助外国企业全面了解中国投资环境、发掘投资机遇。希望在博览会期间,参展企业能加强与投资中国展区交流,抓住中国市场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在活动现场,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汤志平、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公使翟谦、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唐颂、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经商处参赞梁美霞、德国联邦经济与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舒曼、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副主任李三忠、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李洪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际合作部部长李元元、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招商服务办副主任毛方英一起为“投资中国”展区剪彩。启动仪式后,与会嘉宾还共同见证了山西省投资促进局驻德代表处的揭牌启动。

随后,主题为“制造引擎再升级”的中德智能制造工作组会议在投资中国展区旁召开。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介绍称,由投资促进局联合多家德国机构在2019年成立的中德智能制造产业投资促进工作组在过去一年中完成了大量贴近产业、服务企业合作的务实工作,组织了第七届巴伐利亚中国日、协助10余个投资合作项目对接政府园区并找寻潜在合作伙伴、还参与了《中德企业投资合作报告书》的编写工作。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与会各方能进一步密切协作关系,拓宽合作思路,释放服务企业的合作潜能。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经商处参赞梁美霞代表总领馆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也热情欢迎中方代表团访德。她指出,目前德国是对华投资金额和项目数最多的欧盟国家,2010年以来,德国也日益成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的热门目的地。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中德密切的经济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缩影。尽管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政府仍需努力排除干扰经贸合作的非经济因素,也希望企业继续本着互利共赢精神,抓住机遇积极对接,共促中德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机构,转领软件(Transfact)、牧星智能等企业分别带来中国地方城市和中国企业的“跨境产业合作”专题分享;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产业二部、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也作为工作组成员单位分别发言。

一系列精彩分享演讲之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主任徐遥君致总结发言。他首先感谢工作组德方伙伴一直以来的支持,并在对工作组今后工作的展望之中建议继续聚焦产业合作、同时发挥渠道作用,讲好中德合作故事。他引用德国谚语“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大家的努力是乘法”指出,即使近年来新产业革命遭遇一些逆流,也希望这一平台能够继续起到纽带作用,使中德各自发挥专长,共克时艰,共赢未来。

当天下午,“中国机会”2023中德智能制造论坛也在汉诺威展览中心机器人学院成功举办。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李勇表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德分享了全球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合作红利,中德关系也成为中欧之间最深入、最务实和最广泛的一对双边关系。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局时代,充满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对外资的政策与合法权益保护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也不会变。期待大家能充分用好这一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合作平台,更多中德企业、产业集群、专业机构能携手努力,以务实态度和长远眼光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性,贡献新动能。

德国联邦经济与对外贸易委员会主席舒曼在致辞中指出,“工业4.0”概念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它的第一个十年由德国主导,而中国的智能制造成果将在第二个十年吸引世界的关注。中国与德国一直是紧密的经济合作伙伴,两国往来贸易额在去年达到新高。早在2016年,两国就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启大范围合作,携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出卓越贡献,也希望中德智能制造论坛将持续为两国提供产业沟通桥梁,相互学习,共同创新,互利共赢。

商务部外资司二级巡视员唐颂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外资政策与吸引外资举措,他指出,对外开放是中国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中国在持续大幅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积极推进开放平台建设的同时,也在建设高标准自由贸易网络。中国拥有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和制造业基础设施,人才优势明显,德企在华发展形势也相当良好。中国始终欢迎德国企业来华发展,也将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搭建更多吸引外商投资平台,加大吸收外资政策支持力度。

德国大众商务汽车数字化产业园负责人保罗(Dirk Paul)、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国际战略合作主管马茨纳(Kay Matzner)分别带来了专业而深入的主题演讲。来自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北京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济南市投资促进局、巴伐利亚中国中心、“本地全球”传媒公司(Local GlobalGmbH)、德国隐形冠军企业协会、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则就“智能制造发展与政企合作路径”这一话题展开了数轮精彩互动对话。

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产业二部负责人于童在总结发言中称,尽管过去3年各方仍保持着线上沟通,但当这么多中德企业和政府代表能够再次坐在一起面对面对话,这种分享、交流与碰撞就更加生动,也更加深入,这也让她感受到了要持续提升跨境产业平台服务能力的紧迫感。除了汽车、智能制造,商务部投促局还在绿色低碳、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搭建了专业的跨境产业合作平台,近年来,全球工业发展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两国产业界的合作将是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正确之道,投资促进局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自2016年起,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连续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平台上举办“投资中国”系列活动,进行高效务实的宣传推介工作和富有成效企业交流与项目对接。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借助德国知名展览会平台,对外展现中国日益开放、透明、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宣传中国企业形象,集中对接工业领域顶尖参展商及具体合作项目。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