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知名主持人走访中国:看到了民众的冷静与信心
当前中美关税战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之际,西班牙知名新闻节目主持人苏珊娜·格里索(Susanna Griso)亲赴中国,用镜头和对话记录下中方民众在这一全球性博弈中的真实反应。
西班牙天线3台报道,正值复活节假期,西班牙知名电视新闻节目《公共之镜》(Espejo Público)主持人苏珊娜·格里索开启了中国之行。她走访了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与当地居民面对面交流。在外界持续聚焦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关税威胁甚至飙升至245%的背景下,中国普通民众却展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和从容。
街头民众:冷静与自信
“我们不担心关税,他们需要我们的产品。”一位受访者直言不讳。在格里索与市民的交流中可以发现,尽管中美经贸关系紧张,但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依赖性依然存在,因此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真正冲击有限。一些受访者提到:“每年我们向美国销售的产品不到50%”,而且其中大部分是服装、科技产品和鞋类等。由此可见中国对美国出口已不再是主流出口方向,很多企业早已在全球布局,更关注多元市场的稳定与增长。
文化交融:“中西关系很好”
此次报道不仅聚焦政治经济话题,也穿插了格里索对于中国文化生活的亲身体验。她尝试了从米饭、炸鸡,到地方小吃乃至炸蟋蟀等颇具特色的中国饮食,也感受到美国品牌如KFC、美式咖啡在中国年轻人中的高人气。报道分析称,如果美国食物价格升高,中国本土食物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替代品。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民众对国际领导人的看法也展现出多元化特征。特朗普在部分中国人眼中被视作“有趣的商人”,而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则因其外形和气质,被称作“像电影明星一样英俊”。
此外,一位北京居民笑着对格里索表示:“西班牙和中国关系很好,我们是很高兴的,但是现在美国却因此对西班牙很生气。”这句轻松的话语反映出一种普遍的民间感受——在当前国际局势下,中国与西班牙的关系显得友好而稳定,而与美国的关系则处于对立状态。
在采访中,中国人展现出一种灵活应对、持续前行的态度,对特朗普政府的威胁并没有感到畏惧,反而更凸显出国家的自信与韧性。
城市对比:现代与传统并存
在格里索的镜头中,上海展现了一个高速运转、充满现代气息的大都市面貌,而北京则在科技与文化传统之间实现平衡:街道上电动汽车普及,智能化生活设施随处可见,科技与可持续理念深入日常。
总体来看,格里索的这趟中国之行不仅带来了对中美关税战背景下中国社会情绪的深入观察,也提供了一个来自西方新闻视角对中国现代社会的真实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