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 ...
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成立到今天,在这7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多边贸易体制以规则为基础,强调透明、非歧视、开放和包容,由此推动了全球贸易与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进程,为全球的贸易发展作出了贡献,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贡献 ...
免签:白俄罗斯是欧洲地区继圣马力诺、塞尔维亚、波黑之后,第4个与中国实行互免签协定的国家。免签协议于2018年8月10日起正式生效。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优化升级惠及亚太地区。近些来,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和数量都不断扩大,行业分布覆盖的范围也更加广泛,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日趋多样化。 ...
中国已经进一步精简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减少投资限制,提升投资自由化水平,正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 ...
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 ...
中方愿同立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特别是共同推动中欧班列和“三海港区”建设,扩大双向投资,在电子商务、金融技术、新能源、激光和农业等领域加大合作。 ...
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 ...
国际贸易和投资等经贸往来,植根于各国优势互补、互通有无的需要。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 ...
中国并未止步于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而是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等方式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给予最不发达国家关税特殊优惠,多次以暂定税率方式大幅自主降低进口关税水平。 ...
2013—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5.2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1%;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万列,释放了沿线国家贸易潜能。 ...
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逾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0多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正在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
中欧双方将致力于加快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争取早日达成一致,并在此基础上将中欧自贸区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这必将对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