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公共外交实现一带一路倡议:一个印度尼西亚人的观点

发布日期:2016-08-18 12:51:14来源:驻印度尼西亚经商参处作者:

   据818印尼国际日报报道,印尼驻华大使苏更.拉哈尔佐应中国公共外交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孙治国先生的邀请,为中国首部中英文版专著《“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报告2016》提供这篇文章。内容如下:

  这些年,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经济大国还是军事强国,都在通过某种形式的公共外交战略追求其国家利益。随着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国际体系中行动者的扩散,公共外交已成为外交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促进相互信任,相互信心和生产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一个国家之间,公民之间,社区和组织之间的互动条件。

  2013年中国政府启动的一带一路倡议收到了多国的不同的评估。许多人都称赞这是在世界经济继续面临困难的时候建立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的良好举措。同时,也必须承认,有人对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表示担忧。

  若为伙伴提供有效机制的合作,一带一路必须接受中国周边邻国的拥护。不仅要使各国政府愿意拥护“现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要使各国人民愿意接受。为了达到使整个地区走向一个共同的命运,中国必须能够有效地传递它的善意,从而成为一个进步和发展的慈善伙伴。

  因此,要具体实施一带一路的倡议,中国需要许多人参与公共外交。必须有直接的互动,交流和对话。敞开心灵去解决恐惧和不确定性,而不是紧握拳头。这样,中国就可以逐步得到邻国的信任与支持。

  借鉴过去十年印度尼西亚在公共外交领域的努力,本篇文章将为中国通过公共外交支持一带一路的倡议提供实施前景。本文试图强调公共外交在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政府的需要以及适应当今全球化的现实。

  一、什么是公共外交?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外交政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共外交在其定义中发生了种种转变。在过去,它常常被称为“宣传”,有点贬义的意味。而“公共外交”一词的出现具有一个更积极的外交形象。

  塔夫茨大学法律与外交学院前院长埃德蒙吉永确定了“公共外交”作为共同努力来影响公众态度的外交政策。公共外交是主权国家对国家利益的宣传和影响,因此可以促进国家利益推进对外政策目标的实现。在这方面,公共外交需要直接与其他国家的公众对话,最大化媒体资源,并进行广泛的非政府实体交易。

  为了进行一次成功的公共外交活动,各国政府都要求寻找至少2个渠道。首先,各国政府必须直接与其他国家的公民进行互动,并解释他们的国家观和价值观以产生积极的形象。这些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进步,这些努力都是可行的。有时,各国政府也通过对话和直接互动来吸引外国公民。

  其次,政府必须能够说服自己的人民以促进国家利益和实现外交政策目标。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一个特定国家的公民(不管他们是个人还是非政府实体的一部分)都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和其他国家公民的直接接触来实现这些利益和目标。例如,博客作者经常写关于他或她的国家的政策,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可以阅读。博客作者因此成为了他或她的国家的公共外交代言人。

  二、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中的公共外交

  90年代末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的政治改革导致了外交决策民主化的进程。印尼社会向国际舞台的开放,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印度尼西亚。因此,外交政策不再成为国家的特权,为其制定决策和执行不仅是国家领导人也有非国家行为主体者。

  因此,印度尼西亚的外交政策界注意到非政府实体者参与的数量急剧上升。这些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社区领袖、宗教领袖、国会议员、学者、专家和青年。换言之,为了制定一个能得到整个利益相关方的支持的外交政策,政府也必须获得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外交政策民主化也导致了更多的渠道将印度尼西亚的国家利益和价值观投射到国际社会。这些渠道包括媒体、网络博客和各种社交媒体的应用。对外交政策的意见不再只来自政府或外交部,也可以来自非政府资源。

  印尼外交部迅速认识到这一趋势在印尼外交政策制定中的发展。因此,在本世纪初,作为其内部改革的一部分,外交部设立了董事会,其目的是通过公共外交加强印度尼西亚外交政策。董事会有各种不同的项目以吸引国内外的公众。

  在国内,外交部已与非政府组织机构,如非政府组织、社区领袖、宗教领袖、议员和学术团体等发展对话和交流论坛,目的是为了获得这些实体在外交政策问题上的支持。正是这些来自非国家行为体的参与,为外交部提供了一个更为强大的支持。同样,由于这些非国家行为体直接与世界各地的同行接触,他们可以传达出类似于印尼政府的观点。

  在国外,外交部还制定了针对外国政府和那些国家的公众和非政府实体的项目。例如,工信部已推出了不同宗教间的对话,并讨论诸如极端主义、多样性和宽容等问题。这样的对话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宗教领袖。当然,这种参与可以让外交部与政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直接沟通。三、中国公共外交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使中国有许多机会继续作为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一员。总体而言,中国可以向全世界表明,它不仅对自身有兴趣,而且对它的邻国和沿着现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国家的繁荣发展更感兴趣。

  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是物理性连接,也有其他形式的连接,包括心灵的连接。换句话说,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成为一个分享观点,制定新观点,和对不同问题发表共同观点的平台。这种共同的观点确实会成为中国的价值观和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这样的进步只能在中国发生。事实上,这是中国发明的独特的观点。然而,为了发展成为一种有效和全面的合作方式,来自其他国家的民众也必须感受到这一举措的意义。让别人感觉一带一路的所有权,这意味着中国不能过度保护未来发展和实施的主动性。

  是的,更为重要的是得到现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这些国家的支持与同意。但在这些国家中,让公众与政府的意见一致也是很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有必要让这些国家的公众更了解一带一路的倡议。只有公众更多地了解了这一倡议,公众才能开始理解并支持这一倡议。

  此外,媒体也需加强宣传一带一路的倡议。有些社会媒体在那些国家中是不受欢迎的,比如:微信、微博和优酷。要想要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政府必须愿意接近亚洲人民、太平洋人民、非洲人民、甚至欧洲人民。

  还有,中国必须进行深入的对话并愿意听取来自各国人民的意愿。特别是,愿意倾听一些批评家的言论。在大多数情况下,严厉的批评人士往往来自于一些不具备熟练外交语言艺术的公众。中国如果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应对各种批评就会驱散任何将中国视为霸道国家的言论。

  鉴于公共外交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中国政府有很大的机会和空间与印尼公众建立交流关系。在政府层面上两国的观点看法是一致的。在2013年,由于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使中印两国的关系确实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在印尼民众心中他们对中国的感情是不同的。在印度尼西亚,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中国其实是很有潜力作为印度尼西亚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有的民众甚至对此不屑一顾。

  因此,中国有很大的空间与印度尼西亚人民进行公共外交。中印两国关系经历了跌宕起伏,但目前的形势是积极的。未来,两国合作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中国政府将大大受益于与印尼公众的互动,印尼公众也能提供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效的信息。这不仅是区域性的影响,更具体地说,是为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总结

  因此,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和亚太地区其他国家之间甚至更远的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不过,中国不仅需要与周边国家还需要与周边国家的公众解释这一伟大的倡议,并让大家分享这一个积极的前景。

  与中国一样,印度尼西亚也看到了在外交政策制定过程中加强公共外交的重要性。虽然我们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我们两国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有类似的目标。

  根据全球事务变化趋势表明,无论是政府和公众之间的互动,还是在国内和国外,外交政策的话语效果是双向的。因此,要通过公共外交实现其国家利益和价值观,中国必须愿意倾听外国政府和公众的意见。最后,要记住,中国需要被理解,中国也必须理解他人。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