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智库:法国再工业化面临数字化与环保转型带来的挑战
新冠疫情危机以及随后爆发的乌克兰战争暴露出价值链脆弱、去工业化弊端以及法国在能源、工业和数字领域的依赖,再次凸显法国工业复兴以及加强国家主权的必要性。针对再工业化问题,法国上下已达成共识。国际知名智库-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日前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份研究报告称,法国实现再工业化是可能的,但前提是要对工业进行深刻变革,以适应需求变化,并有能力与其他国家展开竞争。报告还称,为了成功实现法国的再工业化,法国和欧洲企业必须在国际竞争的背景下,展开数字与环保转型的双重进程。
数字化与环保转型
报告指出,几十年的去工业化削弱了法国的生产结构,尤其是对提高生产工厂现代化的投资明显不足。再工业化必然要涉及提高生产力和适应需求变化。功能经济的出现、大众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价值链重组的新要求,都需要重新思考生产过程的发展演变。由此看来,为了顺利落实再工业化,尤其需要构建两个发展轴心:一个是数字化转型,而另一个则是要考虑到环保挑战。
报告认为,推动工厂落实数字化转型和开发新技术至关重要。与政府推出的“未来工业”项目相呼应,这种转变具体涉及采用一些新技术与针对数据的开发和利用,作为增强工业实力和回应需求的手段。在法国,影响数字化转型的阻力仍然众多,需要开展解释工作来说明启动这一变革的合理性。
另一个转型涉及整合环境相关问题,它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模式中的核心议题。为了遵守《巴黎气候协定》,每个人都有必要在脱碳方面做出努力,但这还不够:这个问题还需要一种系统性的方法,而且能够触及到更广泛的范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管理、原材料的选择以及产品的设计均是核心议题,不过,仍然很少在这些方面进行挖掘。因此,接受转型势在必行,而且,对于创新而言,这也是一个重要机会。工业企业的数字化与环境转型应该同步进行,并且相互响应。这一双重同步转型要求联同思考环境与产业政策,以免制定出相互矛盾的政策。
微电子、氢能是竞争核心
报告还指出,法国远不是唯一需要走再工业化道路的国家。一些大国,如中国、韩国或德国等,再工业化旨在强化工业基础,而类似美国等其他大国则通过引入大量公共和私人投资来实现再工业化。微电子、氢能以及未来移动性等某些领域将成为全球竞争的核心。因此,法国的再工业化战略也必须针对其他国家在专业化、供应监管和国内市场监管上采取的措施进行整合。这些战略将会对需求产生影响,尤其是对关键原材料的需求,并可能会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再工业化的意愿是在多边主义和民主受到质疑的背景下出现的。制定产业政策也不能脱离这个大背景。
报告称,当前的能源危机可能会对再工业化造成较大阻力,因为它势必会严重影响到法国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电气化进程,甚至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不过,这场危机也可被视为加速能源转型的一个机遇。
为了使工业复兴具有可持续性,则需要所有相关各方都能积极参与,尤其是那些面临成本和非成本竞争力问题的工业企业。有必要进行深刻变革,不仅会涉及工业流程,甚至还有经济模式,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报告最后直言,再工业化需要时间,并终将会成为现实。不过,唯一的前提条件就是再工业化是一个集体的志向,而并非是个别少数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