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尚在路上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数字技术大国,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数字技术加速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促进实体经济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大势所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近日在2022中国实体经济论坛上表示,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工业互联网快速起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积极进展,成效显著。
工业富联董事长李军旗表示,工业富联一直围绕着数字经济在做制造业转型的尝试,去年研发投入将近108亿元。目前,企业基本上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全产业链,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动化的智慧工厂近30家。三一集团副总裁、三一重机总经理王政表示,作为传统装备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智能制造。三一集团从2019年开始投入200多亿元进行智能制造的探索,大量使用自动化设备,实现制造局部工序自动化,并创建制造执行管理系统,实现制造决策智能化。
“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从试点培育到快速成长的过渡阶段。”张军扩表示,不仅进一步转型的潜力和空间依然很大,任务依然艰巨,而且还面临关键技术和产业基础薄弱、复合型人才缺口大、工业物联网标准不健全、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难、数据安全法规保障滞后等一系列比较突出的问题,急需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加以克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机集团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陈学东表示,我国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有很多地方要提升,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未完成,网络化刚刚在起步阶段,智能化转型仍在探索过程中。我国智能制造创新生态尚不完善,在传统产业中,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升级缓慢,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还在初级阶段,智能制造标准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比较薄弱。
对此,张军扩表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要进一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设备的技术改造,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激励和支持企业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对现场内网的“哑设备”进行网络化改造;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支持企业建设5G全连接工厂,持续增强企业外联能力与稳定性。同时,要聚焦促进数据联通与共享难题,进一步完善工业设备的互联互通标准,推动工业设备接口互认、协议兼容,提升行业设备的联动能力;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工业大数据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提升工业数据治理能力,促进数据合理流动、确权、安全交易、共享和使用。
相关专家表示,未来十五年,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变成制造强国的关键时期,加快数字化转型要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企业是数字化、智能化的主体。近年来受国际形势、疫情多发等影响,企业经营环境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当前情况下,必须首先解决好企业发展环境、发展方向与信心问题,即既要注重与数字化、智能化直接相关的外部政策环境的优化外,还要高度重视优化企业发展大环境,包括疫情防控措施的精准优化、监管政策的进一步透明和可预期、重点领域改革的加快推进等。
“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并不具备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积累、人才队伍和集成解决能力,需要服务商对企业进行专业诊断,提供从规划设计、系统开发、建设部署到运营维护的一揽子服务,因此要加大力度支持培育数字化转型集成服务商。”张军扩表示,一方面要通过财务支持、政府采购等适当的方式激励集成服务商结合既往经验,梳理形成分行业、分区域、分类型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及推进路径,形成经济适用的标准化模块,降低方案的成本。另一方面,要鼓励和促进不同行业专业领域的服务商通过联合或者合作等方式形成综合服务能力,提供集成改造和整合方案,赋能更多的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