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双线”施压伊朗 逼两国单独谈判?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30日威胁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分析指,极限施压是其惯用手法,以压促谈,目的是逼伊朗和美国单独谈判。
伊方:美国攻击伊朗将受有力还击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特朗普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美国与伊朗官员“正在对话”。但他没有对此谈论更多内容。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与新闻界对话》节目主持人称,特朗普在与她通话时表示,“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像四年前一样”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
对此,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回应称,如果美国按照特朗普总统的威胁行事,在无法达成核协议的情况下攻击伊朗,美国将受到沉重打击。
哈梅内伊说,“美国和以色列的敌意一直存在。他们威胁要攻击我们,我们认为这不太可能,但如果他们做出任何损害伊朗的行动,他们肯定会受到强有力的还击。”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也对美国威胁打击伊朗的言论做出回应。巴加埃表示,公然威胁对伊朗进行轰炸的言论,尤其是由一国领导人发出的,完全违背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本质。这种威胁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并公然践踏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保障监督机制。暴力只会带来更多暴力,而和平才能创造和平。他表示,美国可以自行选择,并承担其后果。
伊朗《德黑兰时报》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回应称,收到的信息显示,伊朗的导弹“已装载到所有地下导弹城的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
伊朗不会在威胁条件下直接谈判
香港中通社报道,特朗普28日在白宫表示,他最近给伊朗写了一封信,倾向于与伊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如果伊朗未能就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将面临“很坏、很坏的结果”。据美媒报道,在3月初写给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这封信中,特朗普提议就新的伊核协议进行谈判,并明确表示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
伊朗政府发言人30日发布消息说,就美国日前发出的信件,伊朗已递交了回信。在此背景下,伊朗与美国的间接谈判已提上日程,外交进程仍在继续。
中国央视新闻报道,30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表示,已通过阿曼向美方递交回信,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但间接谈判始终开放,美方行动将决定谈判前景。
据伊朗总统府30日发表的声明,佩泽希齐扬在当天的内阁会议上表示,伊朗从未回避谈判,但美方“违背承诺的行为”给谈判带来阻碍,“美国的行动决定着谈判的前路”。
佩泽希齐扬说,“我们不会回避谈判,到目前为止,正是美国违背承诺才给我们带来了问题,他们必须证明他们能够建立信任,我也希望事态能向这个方向发展。”
另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日前称,伊朗已在给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回信中阐明伊方的立场。阿拉格齐强调,伊朗仍然坚持不会在“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条件下进行直接谈判,但过去有过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
分析称特朗普以压促谈 欲当政绩宣传
香港中通社报道,学者认为,特朗普以压促谈,希望获取伊核协议谈判主导权,使协议内容加入美方想法,当作政绩宣传。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李伟建分析,特朗普政府四面树敌,若要针对伊朗,盟友支持不如以往,多方均会反对。美国单边轰炸和关税收效甚微,会冲击盟友,且难以持久,反会被卷入,因此最多只会象征性实施。特朗普的狠话不能当真,极限施压是其惯用手法,以压促谈,目的是逼伊朗和美国单独谈判。
李伟建指出,伊核协议原本为伊朗与六个大国达成,美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单方面退出该协议,对伊朗实施长期制裁。当前特朗普又感到美国被边缘化,没有面子,急于重回协议谈判,获取主导权。美方或顾及以色列及犹太集团利益,除了原有的限制伊朗发展核武等条款,另外加入一些新条款,如对伊朗制造导弹、无人机等军事实力发展做出限制。只要新协议吸收部分美方想法,特朗普便可以当作政绩宣传,用于中期选举。
李伟建分析,美国尽管建设性贡献少,破坏力却极强,若被排除在外,只会给伊朗制造更多麻烦,因此伊朗不会反对美国加入谈判,或与美国先谈,用新协议换取美国取消制裁,达成共识后再与其余五国磋商。双方都有谈的意愿,只是美伊之间存在多年隔阂,加上美国国内反伊朗声音的压力,特朗普口气必然强硬。料外交解决比军事解决的可能性大,新伊核协议最终能够达成。
特朗普第二任期海外首访或再次定在沙特
美国Axios新闻网报道,消息人士称,特朗普正计划5月中旬访问沙特阿拉伯,这将是他重返白宫后首次出访。
特朗普3月6日对记者称,他可能会在“未来一个半月”内访问沙特阿拉伯。消息人士称,美国有关高官与沙特同行最近几周讨论了此次可能进行的访问事宜。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是否会在访问沙特后前往中东地区其他国家访问。有以色列官员称,白宫目前尚未与以方讨论特朗普在此次行程中访问以色列的可能性。
1月23日,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与特朗普通电话,许诺今后4年间增加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特朗普曾暗示,有意选沙特作为首个出访目的地,前提是沙特得“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