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 | 全球警报信息 (3/31-4/6)
全球警报信息数据统计
近期,全球安全动态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呈现出地区冲突持续升级、大国博弈加剧、全球安全治理面临挑战以及全球南方国家积极作为等特点。俄乌冲突持续焦灼、巴以冲突局势动荡、特朗普上任后重启贸易战均为全球或地区形势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025年3月31日-4月6日,依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共推送全球安全信息508条,其中包括:治安犯罪254条,战争或武装冲突79条,事故灾难66条,恐怖袭击48条,自然灾害26条,反恐行动16条,群体性事件16条,公共卫生事件3条。
重点事件分析
治安犯罪事件
根据统计数据,上周共采集254起治安犯罪事件,其中枪击事件占据比重最大,比重为38%;持刀伤人事件占比11%;持各类器械抢劫行人和商店事件占比为10%;袭击警察或他人的事件占比为10%;毒品相关事件比重为8%;其余犯罪活动共占比23%。全部治安犯罪事件共造成至少131人死亡、215人受伤。
具体治安犯罪事件类型发生数量图例:
(1)涉毒事件
根据联合国最新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使用毒品人数持续增加,非法毒品市场持续扩大,运输毒品渠道和交易手段日益灵活化、多样化,正在加剧全球毒品危机,对各国执法和医疗卫生部门构成严峻挑战。据统计,上周共采集21起该类事件,共涉及12个国家(地区),警方共逮捕至少53名参与贩卖毒品或吸食人员并缴获大量毒品。
(2)重点事件
①当地时间4月1日下午,意大利拉古萨警方逮捕3名毒贩并查获三公斤毒品。据悉,警方查获了包括可卡因、大麻和合成毒品在内的共计3公斤毒品,还缴获部分刀具和枪械。
②当地时间4月3日,巴基斯坦开普省查尔萨达警方在巴塔格拉姆逮捕了10名贩毒分子,并缴获3100克冰毒、995克大麻。
③当地时间4月5日,伊拉克边防司令部部队在巴士拉、迪亚拉、瓦西特和米桑逮捕了10名贩毒分子。
恐怖袭击事件
目前,全球多国仍受恐怖主义滋扰,造成人道主义危机,各恐怖组织和极端势力逐渐更加本土化,多样化,甚至在多国展开袭击。部分恐怖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持续利用所在地区政局不稳定性和经济疲软发动恐怖袭击。根据中海安大数据平台数据,在统计时期内,共采集64起恐怖袭击和反恐行动事件,集中发生于非洲地区和南亚地区,其中巴基斯坦、尼日利亚、莫桑比克发生恐袭事件数量最多,武装分子采用轻武器袭击、爆炸装置袭击等袭击手段针对当地军队和军事设施以及政府官员发动袭击。全部恐袭事件共造成117人死亡,16人受伤。
(1)重点事件
①当地时间3月29日消息,加纳海域一艘渔船遭疑似海盗袭击,船上三名中国人失踪,包括船长、大副及一名工程师。加纳军方声明称,27日17时53分,有七名武装人员登船并鸣枪发出警告。这些武装人员在船上停留了约三个小时,他们一度将船上所有人聚集在甲板上并没收了他们的手机。在这些疑似是海盗的武装成员离开后,三人被发现失踪。
②当地时间3月29日,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民族党 (BNP) 主席Sardar Akhtar Mengal在马斯通Lak Pass地区领导静坐示威时遭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2人受伤。
③当地时间4月1日,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滨海莫辛布瓦2名基督教徒遭“伊斯兰国”恐怖分子俘虏并杀害。
涉华重点事件
该周中海安发布的全球安全动态信息中,涉华事件数量为41条,发生于菲律宾、泰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共造成中方人员至少18人死亡、30人受伤。部分具体事件如下所示:
智利
当地时间3月27日,智利圣地亚哥市中心批发区附近的Toesca街与Vergara街交汇处,三名中国公民乘坐的一辆保时捷轿车在行驶途中突遭持枪歹徒抢劫,所幸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当日凌晨时分,一辆黑色汽车突然逼停受害者所乘坐的保时捷轿车,紧接着四名持枪歹徒迅速从车中冲下,并朝天鸣枪,抢走保时捷轿车以及三名受害者随身携带的手机与钱包。
尼日尔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1时左右,位于尼日尔塔瓦大区Birni-N'Konni镇附近Kouliki地区的尼贝输油管道一处设施遭到不明武装人员袭击。袭击引发剧烈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火情,目前暂无人员伤亡报告及组织宣称对此负责。
缅甸
当地时间4月1日晚21时左右,缅甸军方在掸邦北部瑙丘镇附近拦截了一支载有中国地震救灾物资的车队,并在对峙过程中朝天鸣枪三次示警,迫使中方车队折返。据悉,缅甸军政府已宣布成立专案组,对鸣枪事件展开调查,但尚未说明调查的具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