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翼审查与预算危机交织 欧洲NGO深陷“特朗普式”资金削减焦虑
近日,欧洲非政府组织(NGO)正面临一场由右翼运动引发的生存压力。欧盟委员会对NGO资助的“不透明”管理遭审计机构抨击,叠加欧洲议会右翼议员持续施压,使得NGO担忧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个任内大规模削减社会组织资金的“美式剧本”会在欧洲上演。
从“不当游说”到“预算开刀”
综合美国政客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作为欧盟每年数十亿资金的接受方,NGO长期因在布鲁塞尔的活跃游说(其规模仅次于商业团体)成为保守派的“眼中钉”。今年初,欧盟委员会罕见承认部分NGO资助合同包含“不当游说活动”,坐实了中右翼欧洲人民党(EPP)的指控。紧随其后,欧洲审计法院(ECA)发布报告,虽未发现具体违规案例,但批评委员会对NGO资金的管理“不透明”,存在“声誉风险”。
右翼议员借题发挥,推动议会通过修正案,要求加强对NGO资金使用的审查。欧洲人民党议员托马斯·兹德霍夫斯基声称,此举旨在“提高透明度”,而非削减资金,但NGO却视之为“政治迫害”。欧洲环境局主任福斯坦·巴斯-德富塞兹直言:“这是一场虚构的丑闻,许多NGO本就资金紧张,却被迫耗费数月自证清白。”
实际影响已悄然显现:健康类NGO被告知今年无运营拨款,部分环保组织为获取资助,不得不删除项目书中“倡导工作”的表述。这些信号加剧了NGO对欧盟未来七年预算谈判的担忧——原本用于科研、气候的资金可能向国防和工业倾斜,而2021至2023年,欧盟对NGO的直接或间接资助已达74亿欧元,许多组织依赖这笔资金维持运营。
尽管ECA强调“未发现任何NGO违反欧盟价值观”,但对资助流程的批评仍为右翼提供了政治工具。审计仅抽查了90份合同,却覆盖德国、西班牙、瑞典等支出大户,未涉及2022年卡塔尔资金丑闻相关组织,被质疑“避重就轻”。
对此,欧委会的回应显得被动:一方面接受审计建议,承诺2028年前建立NGO合规性核查系统;另一方面试图划清界限,去年5月即发布指导意见,禁止资助合同中包含针对欧盟机构的特定游说活动。然而,透明国际欧盟分部主任尼古拉斯·艾奥萨指出,右翼的真实目的是“以MAGA运动为模板,通过污名化削弱民间社会影响力”——特朗普政府2023年废除的200亿美元USAID外援计划,曾是全球NGO的重要支柱。
争议本质是左右翼价值观的交锋
这场争议本质上是欧洲左右翼在价值观领域的交锋。NGO常推动环保、劳工权益等左翼议题,与保守派及商业团体存在天然冲突。数据显示,超3800家NGO在欧盟透明度登记册注册,其游说规模仅次于企业,远超市政协会。若公共资助削减,商业利益集团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扩张,而民间监督和弱势群体的代表声音可能被削弱。
欧洲人民党等保守派否认“政治打压”,称仅针对“20至25家可能滥用资金的NGO”,但NGO对此嗤之以鼻。“问题不在于个案,而在于系统性削弱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欧洲组织主任卡洛塔·贝索齐警告,“若预算谈判中NGO资金被大幅削减,未来欧盟决策中将只剩财大气粗的利益集团能发声。”
当前,欧盟“多年度财政框架”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NGO的命运与欧盟整体预算优先级绑定。尽管欧委会坚称“无意削减资助”,但健康、环保等领域的“试点断供”已引发连锁反应。对于依赖欧盟资金生存的中小型NGO而言,审查成本的增加和资金的不确定性,正成为难以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