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出台系列措施促进棉纺行业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yuz网3月11日撰文报道乌政府在建设新乌兹别克斯坦时期为支持棉纺行业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问题,现将主要内容摘译如下。
文章指出,相较于单纯出口原料棉花,出口棉纺产品更有利于乌经济发展。一方面可增加出口创汇额,提升投资吸引力,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稳固全球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可新增就业岗位,有效解决社会民生问题。
以棉花种植业为例,近年来乌顺利跻身优质棉花生产国之列,相关从业企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也为国际公司来乌投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尽管乌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减少,但产业集群的创建和发展使棉花产量不降反升,采用先进技术的纺织企业数量极速增加,棉纤维加工率由五年前的40%升至100%,棉纱产量实现翻番,成品产量增长两倍,2022年纺织企业产值增长9%,达80万亿苏姆(约合70.7亿美元)。
1月26日,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皮棉生产商的若干补充措施》总统令,为皮棉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乌政府正组织建立透明的棉花期货合同备案和监管系统,以消除各方在签订棉花购销合同时存在的诸多官僚主义障碍和非法干预现象。购销双方将于每年10月1日前签订下一年度棉花种植期货合同,在税务机关信息系统备案,并接入农业部农业平台信息系统。农业部在其官网发布纽约证券交易所棉纤维期货月平均报价分析,帮助相关企业在互惠基础上确定采购价格。总统令要求国家预算从2023年起为购买必要设备的农产品生产商给予不超过设备价值30%的补贴,推动产业集群和棉花种植户引进先进设备,同时,国家预算还对棉田灌溉用电提供不超过电价50%的补贴,进一步降低棉田抽水灌溉成本。
此外,总统令还推出一系列措施促进棉纺行业发展:2025年1月1日前对进口矿物肥料实行零关税以稳定市场价格,取消针对棉花和粮食种植农场的一切应收未付税务罚款,责成有关部门协助棉纺集群引进先进无人机用于大田作业,责成农业部从国际金融机构引资2000万美元用于国家农业知识与创新中心及地方农业服务中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