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葡萄酒“减负” 欧盟新规助力低酒精葡萄酒市场发展
【欧洲时报3月31日编译报道】为增强无酒精和低酒精(NoLo)葡萄酒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欧盟委员会重磅推出“无酒精”“0.0%”“低酒精”这三项标准化命名规则,正式拉开葡萄酒行业新一轮革新的大幕,这是欧盟全新葡萄酒政策方案的关键部分,意在统一各成员国的术语,推动无酒精葡萄酒市场稳健前行。
新规应对市场变化与消费需求
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新规则对葡萄酒类别给出了清晰的界定。“无酒精”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按体积比不得超过0.5%;“0.0%”葡萄酒的酒精含量按体积比需控制在0.05%以内;“低酒精”葡萄酒则要高于0.5%,但相较于脱醇前该类别葡萄酒的最低酒精度,至少降低30%。
此前,欧盟使用的“完全脱醇”和“部分脱醇”等术语,由于太专业,消费者很难理解,所以接受度不高。此次启用新命名,就是希望用更具吸引力、更贴近消费者的表述替代晦涩的术语。随着科技进步,脱醇技术日臻成熟,如今已能酿造出酒精度跨度极大的葡萄酒,从适中酒精度到几乎不含酒精的产品应有尽有。然而,此前“无酒精”“0.0%”“低酒精”这三个术语在不同成员国的监管尺度并不统一,此次新规的出台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确保欧盟全域内葡萄酒标签的规范统一。
在全球饮料市场的大环境下,啤酒行业在无酒精产品的推广上,早已取得显著成效,相比之下,葡萄酒行业的创新进程则较为迟缓。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无酒精和低酒精饮料市场规模飙升至约130亿美元(约合119.9亿欧元),自2018年以来,实现了62%的大幅增长。此次欧盟推出的新规无疑将助力葡萄酒行业在健康消费的市场浪潮中抢占先机、提升竞争力。
不仅如此,新规还为热红酒等加香葡萄酒的脱醇处理解除了限制,今后,这类特色产品在营销时,可采用与标准葡萄产品相同的描述性术语,进一步拓宽市场空间。
全面支持葡萄酒行业发展
报道称,该葡萄酒政策方案内容丰富,涵盖多个方面。除了对无低醇葡萄酒进行分类,还通过增加葡萄园种植的灵活性,预防葡萄酒产能过剩;明晰营销法规,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提升葡萄酒行业的气候适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统一标签要求,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推动葡萄酒旅游业发展,挖掘行业新的增长点。
欧盟农业专员克里斯托夫·汉森对新规充满信心,他表示,这些提案将稳定市场,为生产商创造新的发展机遇,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据了解,汉森将于4月初,向欧洲议会农业委员会详细介绍该方案,并全力推动立法审批的快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