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一带一路”建设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成都市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探索涉外法律服务新模式,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目前,全市已培养103名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和101名涉外法律服务后备人才,拥有境外执业资格的律师25人,总部在成都的律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达到8个。
为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公布的《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服务成都对外开放发展和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对外交往中心,由成都市司法局牵头,成都市律师协会借鉴纽约、伦敦等城市经验,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合作,在蓉设立了“三中心”[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成都国际仲裁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西南)中心、一带一路外国法查明(西南)中心]。
“三中心”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功能性、平台性”机制运营,通过以国际仲裁、国际商事调解、外国法查明为核心功能,涵盖“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咨询、专项涉外法律服务定制、涉外法律服务培训等内容,初步构建起立足西南、面向国内、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元化、便利化、一站式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机制。
今年以来,“三中心”共受理商事纠纷调解、仲裁、外国法查明案件2840件,标的额22.67亿元。为应对疫情给涉外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成都市司法局依托“三中心”组建了涉外抗疫法律服务联盟,帮助36家外贸企业获取了“不可抗力”事实证明,涉及标的69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