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或面临罕见通胀型经济萧条 疫情加速改变中国国际经济地位

发布日期:2020-05-11 09:40:07来源:驻约旦哈希姆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作者:
中国的长期战略一直是上移“价值链”,从投资主导型增长转向消费主导型增长,并提高服务在总体消费中的份额。因此,多重因素在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转变。

综合媒体5月7日报道,

一、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可能出现滞胀

经济学家罗伯特•斯基德尔斯基认为,疫后全球可能面临罕见的“通胀型经济萧条”,一方面失业率飙升,另一方面政府拼命花钱支撑需求。

疫情经济冲击与大萧条的区别在于,政府介入补贴工资,防疫封锁未导致购买力下降。仅在欧洲,这种补贴已经挽救了约4000万个工作岗位。但这也将推动价格上涨。

1970年代曾出现“滞胀”,导致各国放弃利用政府预算来管理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中央银行取而代之。但防疫救济响应已经模糊了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界限,央行不断降低借贷成本,帮助政府增加开支以度过危机。

二、欧美萎缩幅度将创纪录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SHRM)调查发现,有52%的小企业预计会在6个月内倒闭。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5月6日表示,美国第二季度GDP可能大幅下降40%,但会在第三季度反弹。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曾于4月24日预测,4月至6月美国GDP按年率计算将环比下降40%。

5月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2020年春季经济展望,2020年欧元区经济萎缩将达到创纪录的7.75%,2021年增速恢复至6.25%。

三、中国国际经济地位将发生改变

世界贸易组织(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表示,随着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商在中国以外的生产多样化,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已发生转变。这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自然反映,经济增长带动了工资的增长,纯劳动力成本竞争力出现下降。中国的长期战略一直是上移“价值链”,从投资主导型增长转向消费主导型增长,并提高服务在总体消费中的份额。因此,多重因素在推动中国乃至全球供应链的转变。从现在起至20年后,中国在全球贸易和经济中的地位将与现在大不相同。疫情和全球贸易政策辩论只是加速此趋势。

疫情会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中国的营商积极性正在恢复,个别省份正接近疫情前水平。中国可以保障供应链所需要的一切。“中国需求和供应链的复苏对稳定东盟甚至全球供应链有着积极作用,中国经济体现出强大韧性,将继续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