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载中爱情深 共谱绿色新未来
中国和爱尔兰于1979年正式建交。45年来,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双边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已成为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政治制度国家友好相处、合作共赢的典范。
爱尔兰食品局(Bord Bia)近期在北京举办“爱尔兰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坊”,深入探讨爱尔兰在农业与食品生产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就,共同探索中爱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新方向与合作机遇。
中爱农产品和食品领域的合作数据亮眼。乳制品方面,2023年爱尔兰对华出口额超过4.62亿欧元,同比增长显著。肉类出口方面,2023年爱尔兰牛肉对中国内地出口额达到近2000万欧元,对中国香港地区出口同比增长61%,出口额超过1250万欧元;猪肉对华出口额达到近1.08亿欧元,中国继续位列爱尔兰猪肉第二大出口市场。在酒水领域,2023年对华出口额约为1300万欧元,较前一年同比增长20%。海鲜产品也表现出色,2024年1至8月份出口额合计达2652万欧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
除农产品贸易外,中爱两国还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业投资以及农业教育与培训等多个领域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举办此次工作坊,也是相关合作的生动例证。
“爱尔兰企业坚定致力于推动在华业务发展,希望助力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可持续、天然营养的食品和饮料日益增长的需求。”爱尔兰食品局代表康纳·奥沙利文(Conor O’Sullivan)在工作坊上表示,爱尔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支持了爱尔兰对华农业贸易的增长。以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计划“绿色本源”(Origin Green)和渔业改良计划(Fishery Improvement Programme)为代表,爱尔兰从政策到实践全面支持农业绿色发展,展现了从陆地到海洋的全方位生态保护理念,为全球可持续农业作出贡献。
围绕爱尔兰可持续农业实践和成就,与会嘉宾从研究机构、牧场和加工厂、餐厅厨房、中国市场等多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
“功能食品圈”项目经理杨玉斌分享了访问爱尔兰农业和食品发展部(Teagasc)以及乳制品加工技术中心(DPTC)的体会。他介绍,这些机构通过先进科研支持爱尔兰农场层面的可持续发展,为乳品企业提供高效、创新的解决方案,并重视农场层面的科学实践,极大推动了行业迈向绿色未来。
通过回顾访问爱尔兰牛肉农场的难忘经历,食品及消费领域网络博主芥末分享了爱尔兰独特的草饲养殖系统对生产优质牛肉的重要性,并详尽探讨动物福利、环境可持续性与优质牛肉之间的紧密联系。她说:“‘爱尔兰草饲’作为一种自然可持续的养殖方式,赋予牛肉卓越品质,使其日益受到中国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以访问爱尔兰农场和食品工厂的见闻为例,青年厨师任正强调了从农场到工厂再到餐桌的无缝供应链对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性。他还特别提到了在爱尔兰餐厅用餐的体会:“厨师们致力于保持食材的自然风味,避免过度烹饪,这种对食材的尊重与珍视,彰显了爱尔兰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爱尔兰可持续农业并非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的美好愿景,而是已经扎根于这片土地,是实实在在的践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爱两国将继续深化友谊,拓宽合作领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资源短缺等全球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