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用真金白银投下信任票
刚刚结束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共750多位外方代表参会,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更是创下新高,占企业总数的20%。作为国际工商界人士观察中国政策方向的窗口,众多跨国公司高管的按时赴约,无疑释放出一个明确的积极信号——看好中国市场,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他们将积极布局,持续深耕。
今年前2个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574家,同比增长5.8%,其中,2月当月新设外资企业同比增长30.1%;在实际使用外资方面,部分新兴产业增速较快,如电子商务服务业、生物药品制造业、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同比增长33.5%、22.9%和40.7%;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积极布局,持续深耕,众多外资企业拿出了真金白银证明其对中国市场的“十分看好”。3月初,汉高集团完成对苏州博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收购。本次收购完成后,苏州博克将成为汉高专属的生产基地。这将显著提升汉高消费品牌在中国的本土制造实力,为其在中国的可持续创新和长期业务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次收购是汉高深耕区域发展、强化供应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在生产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该投资不仅提升了汉高的本土生产实力,也与我们主张本土化生产的战略高度契合。”汉高消费品牌亚洲区生产运营及供应链负责人马沐阳表示,此次收购将确保集团能够以更高的灵活性和效率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汉高消费品牌业务部大中华区副总裁钟经伟告诉记者,去年汉高成功收购了沙宣,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此次新生产基地的并入不仅完善了公司的市场布局,有利于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记者同时了解到,除了收购苏州博克,汉高还与苏州博克所在的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依托太仓港的地理区位优势、优渥的营商环境及人才储备,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这将为苏州博克生产基地的扩建提供支持。
作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元的城市,凭借着持续释放的开放活力,去年北京吸引了不少医药外资企业设立创新主体,加快了多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落地。2025年北京再次迎来好消息,3月21日,一项2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正式宣布!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命科学事业发展,阿斯利康将在北京建立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并达成多项重大研发与生产合作。这一涉及未来五年的投资计划,是阿斯利康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它同时还包括了公司与和铂医药、元思生肽、康泰生物三家生物科技企业达成的合作协议,以及近期宣布的阿斯利康对珐博进中国的收购协议。
“这项25亿美元的投资,彰显了我们对北京世界级生命科学创新生态系统的信心,我们看好这座城市广泛的合作机会和卓越的人才资源。”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阿斯利康第六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依托北京在前沿生物学和人工智能科学领域的优势,成为支持企业将创新药物带给全球患者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北京全球战略研发中心是继上海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后,阿斯利康在中国建立的第二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将以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实验室为支撑,致力于推动药物早期研究和临床开发。同时,阿斯利康还将与康泰生物成立一家新的合资企业,这将是阿斯利康在华首个也是唯一的疫苗生产基地。
当前,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完备高效的产供链体系形成的综合引资优势也没有变,新的投资机遇还在不断涌现。不难看出,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预期和信心总体稳定向好。近期,中国日本商会发布的调查问卷结果也显示,58%的会员企业将在今年增加或保持在华投资规模。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53%的受访美资企业预计2025年将增加在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