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达成协议!长达七年的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接近尾声

发布日期:2020-12-29 15:18:17来源:欧洲并购与投资作者:茵创国际
此次投资保护协定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容易的市场准入和更高的安全性,但欧盟方面强调,签署协定的前提是中国方面承诺尊重员工的基本权益,即必须允许独立工会。

PART 01

《全面投资协定》谈判接近尾声

在与英国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贸易协定之后,欧盟委员会可以直接商定下一份重要协议:与中国就《全面投资协定》进行的谈判在历时七年后,显然已经接近尾声。周一,欧盟委员会向其27个成员国驻欧盟的代表通报了谈判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与中国有争议的员工权益问题。

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没有任何一个成员国发出停止信号,所有代表都对谈判取得的新进展感到高兴。欧盟委员会的一位发言人强调,与中国的谈判尚未结束。但是,关于员工权益的准则是双方争论的最后一个重点。此次投资保护协定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容易的市场准入和更高的安全性,但欧盟方面强调,签署协定的前提是中国方面承诺尊重员工的基本权益,即必须允许独立工会。

所有27位欧盟成员国代表都认为,中国在员工权益问题上的让步是朝着协议签订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对于德国联邦政府而言也是一大成功:他们此前宣布的目标是希望在德国从今年7月开始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截至今年12月31日)与中国达成协议。因此,联邦政府一直以来都极力推动了谈判的进行。据悉,欧盟与中国有望在近期(有消息称最早将于本周三)达成政治协议,“获得政治支持的道路一片平坦”。但具体关于投资保护法律的制定还需花费数月的时间。

这些年来,谈判进展甚微。但是几周前,中国出人意料地为欧洲公司提供了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撤销了某些行业的投资禁令,并且废止外国企业或者个人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管理办法。外商投资法施行后,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合伙企业统一适用外商投资法、合伙企业法以及有关商事登记的法律、行政法规,不再需要保留单独的管理办法。

PART 02

致力于加强投资保护


图片来源:deutsche welle

2020年12月6日至11日,中欧举行了第35轮《全面投资协定》(下文简称“CAI”)谈判,这是一项双边协议,将取代27个欧盟成员国和中国之间的现有26项双边投资条约,从而为中欧投资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法律框架。

达成该协议的必要性是由于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合作日益加强,以及双边贸易和投资(尤其是从欧盟到中国)的不断提升的交易额,这使得双方制定共享原则和规则的紧迫性越来越明显。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欧盟向中国出口了价值约1980亿欧元(约合2420亿美元)的商品,从中国进口了价值3620亿欧元(约合4420亿美元)的商品,去年的双边贸易额约为6500亿美元。

再来看看2019年的投资情况,中国在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继续下降,反映了中国在全球对外投资的下降趋势。然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中国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今年第四季度欧盟企业在中国新宣布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总额达16亿美元。

CAI的主要目标将是加强对欧盟在中国投资的保护,反之亦然,提高对欧盟在中国投资待遇的法律确定性,减少在中国投资的障碍,并最终增加双边投资流量并改善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

尽管投资协议条款的内容尚未向公众披露,但该协议的基石可以归纳如下:

为中国和欧盟投资者提供进入欧盟和中国市场的新机会并改善准入条件。更具体地说,通过取消数量限制(主要针对民航业),股权上限或合资企业要求来扩大欧盟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应对监管环境的关键挑战,包括与投资环境的透明度,可预测性和法律确定性有关的挑战(中国市场应允许欧盟投资者获得影响其业务的信息,同时也使他们有机会评论相关法律法规,并确保程序清晰、公平和透明;

为在中国的欧盟投资者和在欧盟的中国投资者建立待遇保障,包括防止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和非法歧视,以及确保与投资有关的资本和付款的无阻碍转让;

尤其是在有限的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奉行不歧视作为一般原则,确保公平的竞争环境;

通过鼓励负责任的投资并改善核心环境和劳工标准,支持可持续发展举措;

通过缔约方和投资者可利用的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有效执行承诺。

可以发现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欧盟针对中国市场提出的改善和修正要求。这是因为,从欧盟的角度出发,并根据欧盟企业在中国的经验,中国法律并未赋予国内外公司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在企业之间建立了基于国籍的不对等现象。因此欧盟希望通过CAI寻求开放中国市场并消除不平等法律和惯例,来为欧洲公司创造新的投资机会。

综上所述,CAI的创新在于:与仅涵盖进入后保护投资的双边投资协定不同,该协定还应包括准入前的条款(确保外国投资者具有与国内投资者相同的市场准入),与投资相关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公平竞争环境问题的规定,例如补贴的透明度和对国有企业的规定以及强制性技术转让。

PART 03

达成CAI的主要障碍


图片来源:deutsche welle

中国和欧盟在CAI谈判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谈判后期,焦点主要集中在一些有关中国市场开放的欧盟主要要求(仅仅针对关键领域的外国投资者,例如电信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医疗卫生,生物技术,金融服务和制造业),以及可持续发展上。

考虑到CAI的广泛内容及其可能对投资流动产生的积极影响,CAI的签署将成为中欧关系的转折点。事实上,双方领导人已多次表达了达成协议的意愿。

但是欧盟领导人指出,中国必须致力于对其法律体系进行具体改革,以消除中国市场上存在的不对等现象,例如与私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获得了更优惠的待遇,或者是外国投资者在某些行业的准入权受到限制。这是双方签署CAI的前提。

另一方面,引用习近平主席的话:“双方应采取积极务实的态度,加快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以实现今年年底完成谈判的目标。加强合作,促进疫情大流行后世界经济的复苏,共同维护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环境”。

此前人们一直怀疑各方能否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协议,尤其是在Joe Biden确认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后。一旦Biden在明年一月宣誓就职后,中国和欧盟可能将不得不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关系,这可能会影响CAI谈判。因此,此次中国在员工权益方面的让步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双方都希望能够共同加速协议的达成。

当然,我们也期待着中国、欧盟、美国这三个世界主要经济体能够找到一个统一点,这将造福全世界。因此,CAI不仅可以代表中国与欧盟之间可持续合作的坚实基础,而且也可以为中美关于第二阶段贸易协议等问题的双边谈判提供参考。如果中国,欧盟和美国之间能够基于相似的原则,并趋于实现相似的目标,那么必然能够减少当前和将来的冲突。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