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今年将迎百万中国游客

发布日期:2023-03-04 07:22:32来源:欧洲时报中东欧版作者:宣绚
2月6日、8日、10日《欧洲时报》中东欧分社总经理王敢、负责人宣绚及驻塞尔维亚办事处负责人先后拜访了中国驻黑山、驻阿尔巴尼亚、驻塞尔维亚大使馆。

2月6日、8日、10日《欧洲时报》中东欧分社总经理王敢、负责人宣绚及驻塞尔维亚办事处负责人先后拜访了中国驻黑山、驻阿尔巴尼亚、驻塞尔维亚大使馆。

2月6日,王敢、宣绚及驻塞尔维亚办事处负责人陈镁拜访中国驻黑山大使馆,受到中国驻黑山大使范琨的热情欢迎。中国驻黑山使馆何琳参加会见。

王敢首先向范琨大使介绍了《欧洲时报》近年来的发展情况。《欧洲时报》创刊于1983年,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发展成为今天的一个多语种的欧洲跨国性全媒体集团公司,新媒体影响力在海外名列前茅。集团不仅在法德英意西奥六国建立了常设机构,在欧洲其他国家还成立了八个挂牌办事处和四个非挂牌联络处,初步形成了集团独特的全欧网络布局。

《欧洲时报》从创刊之日起,就以服务侨胞,沟通世界为使命,不仅是近距离连接欧洲各国300万华侨华人的最大欧洲华文媒体,也是欧洲侨界普遍认可的最有影响力的华文新闻品牌。王敢表示,除了新闻传播,《欧洲时报》还非常重视通过文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集团已成为中欧文化交流的重要承办人和载体。几年来,集团通过在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摩尔多瓦、意大利和德国举办中国电影节,已经在欧洲很多国家逐步建立了我们自己的中国电影欧洲地区放映网络和发行渠道。随后,陈镁就《欧洲时报》塞尔维亚办事处工作情况作了介绍。随后,陈镁就《欧洲时报》塞尔维亚办事处工作情况作了介绍。

范琨大使对《欧洲时报》专程来黑山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充分肯定《欧洲时报》在助力旅欧侨胞了解中国和欧洲重要资讯、促进中欧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欧洲时报》拟在黑山开设办事处并举办电影展映等文化活动表示支持并提出指导意见。他表示,以电影节、美食节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桥”,可以让黑山民众更好地了解中国。范琨还应询介绍了新形势下中黑关系发展现状,他表示,过去一年中黑双边关系平稳健康发展,两国强化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人文交往,尤其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北高速公路优先段项目顺利通车,成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新见证。

作为第五任中国驻黑山大使,范琨表示愿全力推动两国继续在基础设施、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共商共建共享,不断深化旅游、农食产品、科技等务实合作,增进文化、教育、体育等人文交流,同时打造高科技、环保、创新等合作增长点。

范琨表示,2023年将成为中黑友好合作全面深化之年。中黑两国虽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模式、人口规模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相互补充的发展优势、强劲的合作需求、共同振兴的强烈愿望,是相互尊重的真朋友和好伙伴。后疫情时期,两国将延续跨时空友谊、开展无禁区合作。

2月8日,王敢、宣绚及陈镁拜访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受到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周鼎的热情欢迎。中国驻阿尔巴尼亚使馆魏丰参加会见。在听取了王敢对《欧洲时报》的

介绍后,周鼎大使对《欧洲时报》专程来阿尔巴尼亚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充分肯定《欧洲时报》在助力旅欧侨胞了解中国和欧洲重要资讯、促进中欧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希望《欧洲时报》能把更多资源带到阿尔巴尼亚,并对《欧洲时报》拟在阿尔巴尼亚开设办事处表示支持并提出指导意见。

周鼎表示,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以“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为平台,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双边关系取得新进展。两国领导人保持良好沟通,习近平主席和贝加伊总统多次互致函电。双方经贸、人文、教育等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阿贸易额达7.7亿美元,同比增长17.6%,中国继续保持阿排名前列的贸易伙伴地位。中阿双方已经签署互免签证协定,这将进一步便利两国人员往来,增进两国人民了解与友谊,深化双边务实合作。

周鼎表示,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是2023年欧洲体育城市,包括舞龙、舞狮及中国武术等体育文化交流可以有效地增进阿尔巴尼亚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中阿双方目前还在加紧商签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合作文件,互利务实合作持续推进,前景广阔。

2月10日,王敢、宣绚及《欧洲时报》塞尔维亚办事处主任秦宏凯拜访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受到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的热情欢迎。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政新处杨雨衡参加会见。

王敢首先向陈波大使介绍了《欧洲时报》近年高访送报情况,并对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及陈波大使一直以来对《欧洲时报》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了感谢。

在听取了王敢的介绍后,陈波大使对《欧洲时报》专程来塞尔维亚考察调研表示欢迎,充分肯定《欧洲时报》在助力旅欧侨胞了解中国和欧洲重要资讯、促进中欧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陈波希望《欧洲时报》加强对塞尔维亚当地深度报道力量,塞尔维亚人民对中国非常热情友好,迫切希望了解更多关于中国的资讯,《欧洲时报》可以将多语种新闻报道拓展到塞尔维亚语领域,用当地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让前南地区约两千万民众都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陈波表示,过去的一年,中塞关系劈波斩浪续写新篇章。习近平主席同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武契奇总统举行会晤。两国元首达成多项重要共识,为两国钢铁友谊的不断深化定向把舵。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中塞各领域合作保持蓬勃发展势头,助力两国经济增长。中塞两国开通直航,匈塞铁路塞境内贝尔格莱德—诺维萨德段开通运营,实现了中国铁路技术和装备与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的对接。据塞方统计,去年1-11月,中塞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0.4%,中国继续保持塞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并成为塞第一大投资来源国,紫金矿业、河钢塞钢和紫金铜业成为塞三大出口企业。

陈波表示,2月23-26日的塞尔维亚旅游博览会是中东欧规模最大的旅游博览会。陈波肯定了《欧洲时报》的前期宣传工作。这次博览会中国国内多家大型旅行社及欧洲的中国旅行社前来参展、观展,相信博览会将推动巴尔干旅游。

陈波表示,塞尔维亚非常重视旅游业发展,塞方希望今年可以有一百万中国游客来到塞尔维亚旅游,疫情前的2019年就已有30万中国游客到访塞尔维亚。由于塞尔维亚周边的波黑、阿尔巴尼亚等多国也对中国游客免签,有望在巴尔干半岛形成一条成规模的旅游线路,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到访。中国驻塞尔维亚使馆支持欧洲时报文化传媒集团在塞尔维亚举办中国电影节等文化交流活动,塞民众对中国人民热情友好,此类文化活动有望在当地掀起“中国热”。

调研考察期间,《欧洲时报》一行还参观了塞尔维亚中资企业星宇车灯。

免责声明: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010-67800234)删除。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公告

热门文章